新闻动态
媒体公告
常见问题
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开云电竞官网登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表时间:2025-05-26 07:07:08  来源:开云电竞官网登录   阅读次数:1    
开云电竞app: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1至4月,我国机械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均实现稳定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汽车制造业增长1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7%,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2%。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两位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表示,从主要的数据指标情况去看,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和产业升级带动下,装备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此外,我国加大外贸多元化发展,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加。1至4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5%,表现出强劲韧性。

  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暨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工作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

  5月22日,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暨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工作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主任李奇,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相关行业协会领导、机械行业人才评价专家库专家、竞赛承办、协办和参赛单位代表以及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化职业评价规范编制专家等120家单位170余人参会,会议由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技能发展处处长王铁印主持。会议伊始,李奇副会长代表中国机械联致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代表的参与表示欢迎,向大家对行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格外的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始终以慢慢地增加改进和提升、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己任,围绕机械工业转型升级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求,深入开展机械工业职业能力建设各类型工作,为产业高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他强调建设制造强国,根本在人才,动力在人才,关键在人才,希望在人才。2025年中国机械联将重点聚焦规模培养向精准育才、等级评定向实战赋能、国内标杆向国际优势等三个方面转型突破,全力打造机械工业三支人才队伍发展新高地。孙颐副主任简要介绍了机械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评价中心成立的目的、意义和业务职能,重点就2025年中国机械联重点打造的机械工业技术技能竞赛和“一带一路”机械行业技能大赛项目进行了部署。她指出,多年来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一直以职业标准引领人才评价和以项目平台支撑竞赛成果转化,广泛服务于行业、企业,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充分的发挥机械工业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相关行业、地区的技能交流与合作,并在竞赛改革的过程中聚焦行业人才不足现状,加强联动和互动,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和目标,精准地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劳动者。随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的深入推进,项目得到了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会上,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郭一娟就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的推进情况、阶段性成果和国际化职业能力评价规范开发等内容做了介绍。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将通过构建“标准平台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持续为沿线国家人才建设和为“走出去”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谱写“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人才评价新篇章。在竞赛经验交流环节,徐工集团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助理孔小辉、广东创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兆升、北京百通科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邸玉峰分别上台结合各自企业、集团关于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合作模式、对标需求和目标等经验进行分享,聚焦“新赛道、新标准、新生态”等几大核心议题,共话机械行业竞赛转型之路。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李奇副会长宣布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一带一路”机械行业技能大赛启动。启动仪式后,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凹版印刷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多工序数字控制机床操作调整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等赛项,2025年“一带一路”机械行业技能大赛工程机械维修工、智能焊接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等赛项参会代表分组进行技术研讨并明确了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为竞赛预、决赛提供了组织、技术是依据。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化职业评价规范编制专家集中学习了《机械工业国际化职业评价规范编制作业规程(2025年版)》有关要求。启动了工程机械维修工、焊接设备操作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应用师、汽车技术服务师、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数字控制机床操作调整工、机器视觉系统技术应用师等七个职业方向评价规范编制工作。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此次会议的召开,为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和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同时搭建了标准引领、行业协同、公司参与、国际合作的又一人才评价服务平台。各方都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上下同心,砥砺前行,共同续写机械工业人才兴、产业强的新篇章。(评价中心)

  李奇副会长出席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暨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工作会议

  5月22日,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暨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工作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相关行业协会领导、机械行业人才评价专家库专家、竞赛承办、协办和参赛单位代表以及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化职业评价规范编制专家等120家单位170余人参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主任李奇出席会议并致辞。李奇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格外的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始终以慢慢地增加改进和提升、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己任,围绕机械工业转型升级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求,深入开展机械工业职业能力建设各类型工作。他强调建设制造强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本在人才,动力在人才,关键在人才,希望在人才,并就今年竞赛组织、技术工作和机械工业国际化职业评价规范编制工作提出了要求。在热烈的掌声中,李会长宣布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一带一路”机械行业技能大赛启动。此次会议的召开,为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和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同时搭建了标准引领、行业协同、公司参与、国际合作的又一人才评价服务平台。各方都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上下同心,砥砺前行,共同续写机械工业人才兴、产业强的新篇章。(评价中心)

  2025年5月21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应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邀请,参加了校庆73周年系列活动之:“法商学术论坛”第五十八讲,并做了题为《法律与经济,在新时代的双轮驱动》的主题讲座。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志雄教授主持。徐念沙会长在讲座《法律与经济,在新时代的双轮驱动》中,系统阐述了法律与经济的协同作用。他回顾了法律经济学的演进,强调科斯定理与波斯纳定理对理解产权界定、交易成本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贡献;通过案例分析了从个体户到现代公司制度的演变,以及行业协会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结合机械工业实例,他总结了中国经济制度的成功经验,并展望了AI与机器人技术对法律经济学的新挑战及场景应用。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商学院院长商文江教授做总结讲话,并对徐念沙会长主讲此次讲座表达了诚挚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韩文生教授、副院长尹美群教授,以及工商管理系、产业经济系、经济系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论坛,纷纷分享了对讲座的学习感悟。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办公室、行业发展部、国际合作部、统计与信息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作为校外嘉宾参加论坛。讲座获得在座人员一致好评,并希望今后此类活动能够多多开展。期间,徐念沙会长等一行参观了中国政法大学“致敬人民教育家张晋藩”专题展。本次讲座由机械工业经管研究院张廷、中国政法大学廉翔鹏博士、中国机械联赵军平、赵明等共同参与准备。(行业发展部)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

  5月16日,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叶定达对换届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协会36年来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了“党建引领、战略担当、改革创新、生态共筑”的四点期望。他希望第七届理事会领导班子能够紧扣制造强国脉搏,以豪迈的气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里勇立潮头,在制造强国的蓝图上续写协会的使命担当,以崭新的业绩向新时代交出一份精彩答卷。(党委工作部)

  5月21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简称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带队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简称中仪协)开展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调研。中仪协秘书长李跃光接待调研组一行。座谈会上,李跃光介绍了行业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与趋势,面临的主体问题及仪器仪表行业“十五五”规划编制进展。与会人员围绕“十五五”期间行业发展趋势、重点任务、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叶定达副会长对中仪协在推动行业发展、做好规划编制等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并针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时间管理,严格把握规划编制时间节点,确保各阶段任务高效推进;二是明确规划定位,充分的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建议,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三是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筛选“十五五”重点培育产品,着力提升国产仪器仪表在核心技术、产品性能、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规模等方面的水平;四是关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新兴产业模式,以技术融合创新为着力点,探索仪器仪表产业升级新路径,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仪协副秘书长程红、郑朝松,办公室及规划编制工作组等有关同志参与座谈。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会员工作部、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等有关人员参加调研。(行业发展部)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升职工职业素养,5月20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工作总部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学习暨青年职工新职工培训。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于清笈作专题培训,工作总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青年职工和新入职职工参加学习和培训。在学习环节,参会人员集体学习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会议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中国机械联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特别是年轻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委部署要求,按照中国机械联党委和各党支部学习教育工作安排,认真学习研讨,深入学习习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培训环节,于清笈常委从中国机械工业整体发展情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历史发展情况、应知应会的岗位知识及基本技能三个方面作了专题培训,一是系统地回顾了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整体脉络以及现代机械工业管理部门的历史沿革;二是全面介绍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体情况,包括组建及历届会长、职能定位及业务范围、秘书处工作及系统单位情况、行业脱钩协会改革情况等;三是围绕应知应会的宣传稿件、调研报告、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稿的撰写等进行实务培训,结合案例分享交流了心得体会,强调练好基本功要注重培养提高学习、思考、综合、写作、表达和沟通六种能力。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培训干货满满,收获颇丰。通过理论学习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了解了机械工业发展的总体概况,明晰了自身工作的定位职责,增强了行业认同感和工作责任感,特别是岗位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培训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对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大家表示要将所学吸收转化为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水平,为机械工业和中国机械联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党委工作部)

  5月20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5专用汽车暨应急产业发展大会在湖北随州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大会致辞并参观同期展览。他指出,“十四五”以来,机械工业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与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产销稳定向好;商用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他表示,中国机械联始终致力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未来将与各方携手,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标准体系,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本次大会立足深度探寻全球专用汽车与应急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沿路径,全力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深度融合与蓬勃发展,紧扣“新能源、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主题,为行业参与者搭建了技术交流、生态共建与商业合作的高端平台。同时在促进专汽和应急行业创新发展,拓宽经贸合作渠道等方面提供助力,推动了专业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创新,助力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期间,罗俊杰执行副会长实地考察了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以及湖北随州双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综合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果。(展览工作部)

  产业迭代升级、深度转型,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山东省属国有资本主要布局在关系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理所应当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奋勇争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火车头。支持国有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推动产业链固链补链的协调机制,13户省属企业入选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链主”,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领域带动形成产业集群,保障了产业链循环畅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着力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7个重点主攻方向,指导省属企业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因企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考核引导,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纳入经营业绩考核,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目标,引导省属企业将新增投资更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2024年,山东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73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23.1%,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提升至18.9%,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支持企业设立专业化平台,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等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山东省属企业的基本盘,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优势所在。以山东省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契机,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统筹抓好设备更新、数字赋能、工艺升级,让更多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发布全国首个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区域标准,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2户企业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成功搭建煤炭行业矿山大模型,实现盘古大模型在矿山领域首次商用。用足用好“两新”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投入力度,技改项目入选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降碳,指导8户重点用能企业制定碳达峰工作方案,鼓励企业布局光伏、风电、新型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加速推进渤中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等新能源基地建设,建成后可年发“绿电”51.2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166万吨;建成全国首条改扩建“零碳”高速,路域光伏装机容量达689兆瓦,占全国总量的70%。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信息数据显示,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月份,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量5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第三产业用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前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29840亿千瓦时。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用电量20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用电量5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47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暨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工作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

  李奇副会长出席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技术技能竞赛暨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工作会议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

 
上一篇:从空气、水 到厨电 AO史密斯玩转AI才智家居
下一篇:翘片管散热器